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
幾十件矜貴飄逸的華服,繡於其上繁複精緻的頂級刺繡,這場名為「浮生」的國風大秀,被一個25歲的男孩搬到了紐約時裝周。 「中國登上紐約時裝周最年輕的華服設計師!」 東北小伙張彥以這樣一個身份闖進了人們視線中,並霸占了熱搜。 他中式服裝上精美的刺繡讓西方觀眾震驚的認為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他的視頻在抖音俘獲1300萬點讚,還一度引發了網友們「你會願意支持中國年輕原創設計師嗎? 」的熱議。 ... 《環球時報》 然而三年前,在自己的小租房裡,張彥卻在想著怎麼樣才能不和父母天天吵架。 「父母覺得我不務正業,尤其是一個男生去做...他們覺得做裁縫應該是女生或者是特別娘的....」 身高184高高大大的東北男孩子,手裡卻拿著小小的繡針穿針引線,明明有穩定的工作偏要去做個裁縫,這能有啥前途?家人簡直不能接受。 ... 那個時候他根本沒法給別人證明自己想做的選擇是正確的。 但那個時候他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大家口中的「神仙設計師」。 ... 還好,這些鼓勵的話來得不算太晚,屬於他的成就來得也不晚。 21歲從零開始創立國風品牌,他做出來的「中式服裝」在國內外各種大賽上亮相,走秀臺上模特身上的精美刺繡是他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三年的時間,他闖進中國國際時裝周、兩次登上紐約時裝周,第四年他受邀巴黎小皇宮,登上了所有服裝設計師都夢寐以求的頂級舞臺,讓國風驚艷海外。 ... 「大家好,我叫張突然,是個裁縫。」 視頻里這個大男孩很愛笑,說起話來還微微帶著點東北口音,聊天的時候親切的像個鄰家哥哥。 他的微博名叫「張突然」,提起這個有趣的名字他趕忙解釋「不是我父母不小心生下我才叫張突然,因為總是突然就有個想法有個靈感,大家就這麼叫了哈哈哈~」 ... 出生在瀋陽一個家境並不寬裕的工人家庭,張彥從初中的時候就有一個奢侈的夢:做服裝設計。 「為什麼?」「因為喜歡,也因為想在各種美好的事物中活著。」 旗袍,東方女性最能搖曳風姿的裙子,成為了這個大男孩追求美的載體。 「真的,太好看了,古法旗袍大氣包容,新式旗袍性感俏麗,加上刺繡啊包邊的精緻感,哇。」 ... 生活里的他,是個開朗的中二少年,會和朋友吆喝著去K歌、吃烤串,但當他開始工作時,就會變得高冷又不食人間煙火。 一件美麗的旗袍,差不多有135道工序,光包邊就有20道工序,更別說是刺繡了。 張彥經常一繡一整天,男孩子手大,針又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手上被扎得滿是針眼。 ...... 刺繡、打珠 這樣一個2分鐘就畫完的設計圖,變成成衣他要做很長時間。 ... 漢服有禮儀的規制,限制上會比較大,想了想他決定還是用傳統的款式,配色上用了最經典的紅黑金。 繡圖樣、製版、排料、剪裁...每一個步驟要自己一點點搞定,「真的做了好久啊!」 ...... 衣服的亮點是繡線的配色,金色鸞鳳和鳴的圖案大量使用了銀色的配線,當被光照射時,會有一種從衣服裡面往外發光的感覺。 ... 這手熟練的刺繡功夫是他拜師學來的,跟著專業的繡娘和老師傅學蘇繡、遼繡等各種繡法,一幅作品完成,他需要連著繡好多天。 在別的男孩子感受青春的年紀,他卻坐在桌前,日復一日的和剪刀、針線、縫紉機打交道。但沒有家裡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剛畢業的張彥相當於斷了經濟支援。 當時為了拜師學藝,他2萬多的積蓄全都花光,中式服裝的面料和刺繡非常昂貴,為了買一塊純手工織造的面料來呈現自己的作品,他有時候吃飯都成問題。 ... 「因為經濟困難,我也曾一次次想過放棄。」 一次「經濟危機」讓他印象深刻,那是交租日的前一天,第二天和房東約好交房租,但因為接到的訂單很少,那時的他已經入不敷出了。 拿不出支付的錢,他想「要不就算了吧」,但就在當天晚上,突然就來了個訂單。 對於客戶來說這可能只是個衣服訂單,但對張彥來說: 「真的是天無絕人之路!」 ... 「謝謝大家支持我的作品,支撐著我奢侈的夢走到今天。」 「謝謝你們讓我走到你們面前。」 這是張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但走到大家面前的機會,也是他自己抓住的。 遼寧有一支旗袍的模特隊伍要出國參加比賽,原本定的設計師沒時間,陰差陽錯被張彥接下,他熬了一個晚上沒睡連畫20多個設計草圖。 後來這支參賽團隊穿著他設計的旗袍獲得了金獎。 他還去找過一家婚紗店老闆商量,能不能給他3平米左右的地方給他的旗袍做展示,他可以免費幫老闆給客人化妝。 ... 他抓住了每一點機會,讓大家看到他做出來的衣服,就像網友們對他的評價:「張突然不是突然優秀的,他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他以中國文化和旗袍文化為核心,創造出的國風服飾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賞。 在春晚的舞臺上,馮鞏老師和王振華老師身上粉嫩嫩的中裝就是他的作品,設計的時候張彥就有想法了:讓老一輩藝術家粉粉的,喜慶慶的。 「他們德高望重,但也是很可愛的人啊!」 大膽用了水粉色和紫粉色,再搭配刺繡的竹子寓意傲骨,兩個老藝術家都表示很喜歡。 ... 他給劉宇寧做的刺繡單品也一度刷屏。 「劉宇寧國風造型絕了」「翩翩公子世無雙」「少年的東方清韻」... 在四川衛視的新年演唱會上,身穿山水墨畫配白衣輕紗的劉宇寧直接出圈,靜靜站在那裡的他就像個溫潤優雅的公子,身上的白紗披風尤其出彩,仙氣十足。 ...... 「我做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為了特殊的那一個人設計的。」 像做菜一樣, 設計一件衣服時候的心情,都能傳遞給穿衣服的人。 「餵?是設計旗袍的張姐嗎?」 有不少人通過別人介紹聯繫他,但電話打來的第一句總讓他哭笑不得。 「雖然沒見過面,但大家都知道我是做旗袍的,作品裡又有很多刺繡元素,可能就會認為我是個女生吧。」 單看他精美的刺繡作品,的確想像不出來這是一個年輕男孩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 他的作品迄今發布了兩個系列:《浮生》和《山海》。 他給「浮生」的定義是漂浮不定的人生,「人生漂浮不定,但面對所有的困難,我們都要回想起年少時的那份勇敢,無畏浮生。」 《山海》的名字取自《山海經》的神話,一方面為了讚揚華夏民族優秀品格,一方面是想表達:山之大海之大,我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跨越,但還是要有跨越山海的勇氣啊! 他這些年對生命的感悟於此,無畏和勇氣也都寄托在了這些衣服里。 .........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里有挖不盡的寶藏。 東方哲學、古代壁畫、中國神話...都是他的靈感來源,他還觀察莫高窟不同時期的壁畫學習了如何使用服裝顏色。 而他設計的中式服裝,不是讓大家買回去當工藝品供起來,而是讓大家穿上。 「衣服穿在身上,才叫傳承。」 ......... 「真正的文化應該在更有歷史底蘊的中國。」 如果說最初的夢想是做國人的衣服,但現在張彥的野心是,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哲學呈現出來,輸出到國外。 顯然,他拿到了這樣的機會。 在紐約時裝周官網上看到自己名字的時候,張彥覺得像一場夢。 「秀場開始前,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在這裡做作品發布會。」 ... 倒計時四天、倒計時三天、倒計時兩天... 在大秀的前一天,他錄了個抖音說:「一路走來,國風不易,明日《浮生》大秀,小爺要用中國元素告訴世界華服之美!」 倒計時1小時,張彥開始緊張了。 他還在想著,自己的秀名字叫「浮生」,明明是很有中國概念很有中國哲學的感覺,但是國外的人把這兩個字翻譯成英文,就變成「頹廢的人生」了(英文里沒有浮生的概念),哎,這和我想表達的概念完全不不同啦。 但當他聽到中國傳統音樂響起時,看到模特們穿著旗袍走出來,他在後臺幾乎哭了出來。 ... 帽紗女孩出現時,勾起了不少人的武俠情結。 裙角的飄紗和腰封上的鎏金刺繡仿若讓我們穿梭時光,夢回最俠骨柔情的年代。 ... 這一篇章名為「俠」。 「俠」是什麼?「肩負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就是俠。」少年未佩劍,轉眼已江湖,你還像少年時一樣勇敢嗎? ... 行走間有光在浮動,如踏碧波而來,輕薄透明的綃流淌在步伐中,真應了那句「浮生若夢」。 中國哲學裡的那份閒適、大氣、淡然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 面對生活,你可曾想過逃離,可曾瘋狂的想要自由? 第五章設計,是充滿自由的「浮生幻境」。 將傳統的旗袍中融入現代的飄紗,裙身微收展現女性的纖腰,傳承、創新、追求自由。 這件衣服的視頻一出來,迷得女孩子們直喊「我結婚要穿這個!」 ...... 最後謝幕的時候,錚錚鐵骨的音樂響起,大約100個小朋友穿著所有的中式華服登上舞臺,一起走過來。 現場的很多觀眾看到流淚,掌聲雷動。 「國風在時裝界遲到,但不會缺席。」 ... 「道教教會我們自由,要勇敢,不受束縛。這正是我要通過衣著傳達的東西。」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場國風大秀,以東方的剪影講述了成年人如何找回年少時勇氣的故事,用中國文化最赤誠的東西觸動了大家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外國人稱之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雖然他們不一定理解背後的寓意,但看到張彥作品中的頂級蘇繡、盤金刺繡、珠繡、織金... 他們為中國傳統手藝的魅力震驚。 ... 相比於「中國設計師」這個稱呼,張彥更喜歡叫自己「中國裁縫」。在他看來,裁縫需要更多的才能和技巧。 「幾年前我達到了設計師的水平,但我仍然不是裁縫。」 中國國際時裝周、紐約時裝周、巴黎時裝周...張彥受邀了各個大秀,不過,如今的他還在為了做一個出色的裁縫而努力。 ... 張彥創建的華服品牌「三寸盛京」 因為「男裁縫」他上了熱搜,但「男裁縫」這個詞對他來說,不再是父母口中的「不務正業」,不再帶有偏見的色彩,也不再是他的阻礙。 喜歡拿著繡針繡漂亮的裙子,沉迷於亮晶晶的好看珠子...在他如今的成績面前,都不是什麼問題。 度過了那段孤獨逆行的日子,這個25歲的大男孩很坦然的在視頻跟大家分享經驗: 「我當時受到的抗議太多了,所以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樣做個裁縫,可以把我的視頻給你們的父母看...」 ... 現在的他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卻還是會每天八點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吃飯,開始工作。 每天堅持畫畫、堅持創作,堅持拿著繡針一坐一整天,過去的五年中他也是這樣過的。 ... 生活里的日程都安排的很滿,偶爾趁著出差偷個懶。作為獨立的設計師,張彥其實是自由的,但他從不敢揮霍。 他知道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願意放棄自由,為了自由。」 ...
內容簡介
解決問題前,如果思考方向不對,反而事倍功半;
五大類思考力╳60款思考架構工具,
訓練你的邏輯思維,把問題化繁為簡,
幫你想得對,就能做得對,解決問題效率事半功倍!
★圖解說明60款思考法,幫助你提升思考豐富度!
★五大類思考力,讓你寫企畫、做報告、想點子、分析資料都能搞定!
★隨書附贈練習本,精選46款實用的思考架構空白表格
★本書內附PowerPoint空白表格下載QR Code,讓你成為邏輯大師
▌解決問題要快又準,關鍵在思維!
你是不是也有以下這些情況:
沒靈感、想不出企畫文案、無法好好傳達想法、遇到突發狀況會手忙腳亂……
但為什麼有些人就能突破盲點,且快速地提出應對方案?
其實,只要學會善用各種不同的思考架構,融會貫通,
就能打破你的思考界線,發想出不一樣的新想法。
尤其在解決問題前,要先找到正確的思考方向,
才能為你找出對的問題,並把問題化繁為簡,迅速導出解決方法!
本書系統化地將各種思考法圖像化,
把無形且抽象的思考法變成有形的具體脈絡與架構,
提供把知識連結到行動的路徑,用系統式說明幫助大家更容易了解。
▌到底什麼是「思考架構」,如何靈活運用?
思考架構,也就是「思維」,是為了導出解決問題所需的結論,
而加以系統化的思考過程及方法。
本書介紹各種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團體或個人、商業問題上等思維方法,
幫助你釐清混亂的思緒,切入問題核心,讓邏輯思維更清新。
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要確實付諸行動。
在閱讀本書時,請設想一個具體的情境,如會議、檢討、撰寫企畫書等,
能幫你更加了解各種思維的實際運用情況。
▌五大類思考力,推進你的邏輯基礎、企畫能力、創意發想和商業眼光
◎ 10款提升思考基礎能力的邏輯架構,強化思考能力
可用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演繹法思維、歸納法思維、辯論法思維找出事因;
用溯因推理、要素分解法、MECE分析法、PAC思維、後設認知等思考法推論問題!
◎ 12款提升創意發想力的方法,靈感永不乾涸
可以用腦力激盪、類推思維、正和思維、收益矩陣等發想行銷策略;
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時,則可用逆向思維、IF思維、白紙思維、故事思維等方法。
◎ 12款提升商業思考力的方法,讓你更有眼光
想抓住顧客需求,請善用價值提供思維、種子思維、需求思維、設計思維;
若想改善商業模式,可以參考行銷思維、策略思維、逆推思維、前瞻思維等思維。
◎ 13款提升企畫推進力的方法,寫出優質企畫不再想破腦
利用Why思維、改善思維、流程思維、正向思維、抽象化思維規畫專案;
用經驗學習模組、雙環學習提升企畫執行力;
專業分工和檢討則可以用GTD理論、責己思維、ABC理論等方法。
◎ 13款提升分析力的方法,快速分析資料,準時下班無負擔
運用假設思維、框架思維、瓶頸分析、漏斗分析、KJ法等方法,
蒐集情報、分析資料,提升結論品質。
▌另附有精選35款商業框架,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是針對各種工作場景,
利用圖像化,教你如何一步步解決商業問題,
並為達特定目標,將重點、範圍、流程加以標準化的方法。
而這本《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則是教你如何精準找出癥結點,
善用不同思考法來解決職場、企畫、創意發想、人際關係等問題!
先訓練自己擁有正確的「邏輯思考力」,
再運用到解決職場問題的商業框架,就能讓你更有效率!
思緒更清晰、解答更容易!
最後,隨書附贈《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隨行本》,
只要一本在手,在各種情境下都能找出問題,讓你成為邏輯思維的高手。
好評推薦
【專業推薦】
Ada|筆記女王
Allan|「簡報‧初學者」創辦人、AbleSlide內容總監
Evonne Tsai|資深產品經理
林稚蓉|簡報培訓師
浦孟涵|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總經理、暢銷書作家
周偉航|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專文推薦】
邱彥錡|SparkLabs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劉奕酉|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
鋼鐵V|個人品牌經營家
「這本書很棒,是大腦思考的過程及產出圖解筆記的方法。」——Ada,筆記女王
「如果說現在的世界,是圍繞著『挑戰』來組織的,那這本書就是你面對『挑戰』的最佳寶典。它涵蓋了5大主題、共60種思維模型,讓你遇到的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Allan,「簡報‧初學者」創辦人、AbleSlide內容總監
「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認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提升這個能力,可以先嘗試使用其他人發展已久的框架,逐漸長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這是這本書能帶給你的價值。」——Evonne Tsai,資深產品經理
「在職場簡報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往往不是絢麗的技巧,而是講者對於複雜問題的釐清與關鍵洞察。培養這個能力現在無須土法煉鋼,這本書就像多功能的瑞士小刀,讓您可以快速地將專家思維模式套用在不同情境並組合運用。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會是您提升專業價值最好的投資!」——林稚蓉,簡報培訓師
作者介紹
小野義直(Ono Yoshinao)
AND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學畢業任職於廣告公司,6年後因公司倒閉而自立門戶。擅長驗證假設及快速完成實踐循環,提昇階段性任務的達成率。至今已協助超過1,000家零售業、服務業公司完成從架構設計到制定溝通策略的工作。在協助過無數專案後,體認培育專案領導人與組織發展的重要性,現在亦協助個人或組織進行改造。
宮田 匠(Miyata Takumi)
AND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負責公關、網路行銷業務。在其公司經營的網站「HIRAMEKI EX」上,負責撰寫關於企畫書製作、商業框架應用之專欄。現在對言語與思考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正在持續探究中。
譯者簡介
周若珍
若珍.Narumi。日文教師、日文譯者,現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研究所。深愛動物,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
目錄
推薦序 用對思考,幫你度過景氣寒冬/楊斯棓
推薦序 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從培養思考開始/邱彥錡
推薦序 鍛鍊對未知的解決能力和想像力,解決問題可以事半功倍/鋼鐵V
推薦序 方向錯了,方法再正確也到不了終點/劉奕酉
前言 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想對方向
本書的使用方法
序章 如何活用思考法
第1章 提升思考基礎能力
01 邏輯性思維
02 批判性思維
03 演繹性思維
04 歸納性思維
05 溯因推理法
06 要素分解法
07 MECE分析法
08 PAC思維
09 後設認知
10 辯論思考
第1章重點練習:
專欄:思考的微觀與宏觀
第2章 提升創意發想力
11 腦力激盪法
12 類推思維
13 水平思維
14 逆向思維
15 IF思維
16 白紙思維
17 Tread-on思維
18 正和思維
19 辯證法
20 故事思維
21 二軸思維
22 圖解思維
第2章重點練習
專欄:「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
第3章 提升商業思考力
23 價值提案思維
24 種子思維
25 需求思維
26 設計思維
27 商業模式思維
28 行銷思維
29 策略思維
30 機率思維
31 逆推思維
32 選項思維
33 前瞻思維
34 概念性思維
第3章重點練習:
專欄:把小點子擴充為大創意
第4章 提升企畫推進力
35 Why思維(確認目的)
36 改善思維
37 經驗學習模組
38 雙環圈學習
39 流程思維
40 跨界思維
41 GTD理論
42 責己思維
43 正向思維
44 ABC理論
45 內觀法
46 相對思維
47 抽象化思維
第4章重點練習
專欄:用「Yes, And」來思考
第5章 提升分析力
48 假設思維
49 核心問題思維
50 框架思維
51 瓶頸分析
52 漏斗分析
53 相關分析
54 迴歸分析
55 時間序列分析
56 Why思維(原因分析)
57 因果關係分析
58 因果循環
59 系統思維
60 KJ法
第5章重點練習
專欄:定量・定性數據與假說驗證
加速思考的商業框架一覽
參考文獻.網站
序
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從培養思考開始
邱彥錡,SparkLabs Taipei 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
商業環境愈來愈多元,從原本實體見面交涉到因為數位軟體發展迅速而產生的虛擬實境等科技讓會議更有效率,而問題也從單一演變成複雜多變因。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未來十大技能在2015年與2020年第一項都是複雜問題解決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許多人面對到未知的複雜問題,是沒有能力與導師能快速請教學習,但若無法及時回應處理,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企業經營者將更珍惜也更重視核心成員對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
閱讀這本書讓我回想到先前在知名外商擔任企管顧問的時光,企業主在面對到問題時,會尋求管理顧問公司的協助,而管顧公司扮演的角色正是將業主面臨的問題透過「定義問題」、「解構問題」、「排序並設立假設」、「分析議題」、「彙整可能解決方案」等,管理顧問能夠協助處理專案,但長期而言企業經營者若能具備這些能力,在管理與執行上都將獲得絕對的成效,這也能說明為何許多大集團都樂意聘僱具管理顧問背景的人才擔任專業經理人。
而我目前所管理的 SparkLabs Taipei 創投加速器主要協助台灣新創進入國際市場,我們這幾年來觀察,表現傑出的創業家全都具備「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家鎖定的新市場因為許多無跡可尋,需要透過使用者訪談、最小可行性商品建立(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建立產品與市場的完美契合(PMF, Product-Market Fit),因為問題未知,問題都需要在時限內被解決,在管理顧問公司較無法協助的情況下,考驗著創業家本身過去工作經驗與相關投資人的輔導。
《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所提供的正是為了企業高階經營者與創業家所設計的一本寶典,是工具書更是實力培養練習的養成書。例如書中第2章
所提到的「腦力激盪法」與第5章的「KJ法」正是我們最常使用來做問題根因分析甚至是年度目標制定的慣用手法。而第3章的商業思考力對高階主管或業務負責人來說,是思考制訂商業策略與商務模式的最佳工具。我推薦給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儘早培養批判性思考、培養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必能在事業上嶄露頭角,拔得頭籌。
用對思考,幫你度過景氣寒冬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小野義直和宮田匠的著作《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在日本大賣10萬冊,新作《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同樣讓人引頸企盼。
此書出版一大緣由是:「明明是處理一樣的工作、面對一樣的課題,為什麼有些人想法與眾不同?關鍵就在提高思考的品質,就能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益。」
遇到問題時,很多人把力氣花在抱怨,而非面對解決。
過年前家人住院,我因此觀察到很多醫院排班計程車駕駛的行為。
醫院門口設有計程車招呼站,旁邊的綠園道無論你隸屬車隊與否都可以排班。病患或家屬通常第一個選擇就是走到招呼站,搭上依序而來的計程車,另一個選擇是叫55688或Uber。
很多司機在無客可載時總會在路邊抽菸、抱怨甚至打牌,不自覺把自己貼上「艱苦人」的標籤,總是在怪油價、怪政府、怪乘客,就是不思考自己可以做出什麼改變,把自己打造成一位「乘客下次想要指定你」的司機。
本書第三章〈提升商業思考力〉中的「價值提供思維」段落,請人思考:你的顧客、你提供的事物、你給顧客的價值為何?
一般駕駛如果作答,可能覺得顧客不就是剛好上車那個人,有什麼差別?
我不就提供一台車還有什麼?
我的價值就是從這裡載到那裡,不就這樣?
我們先探討顧客。試問:在醫院門口搭車的乘客跟在高鐵搭車的乘客需求一樣嗎?
在醫院很有機會載到出院病人,行李大包小包,坐輪椅的病人也不在少數,另外一大族群就是動作緩慢的老年重聽病人,司機有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來面對這些乘客,服務品質就差很多。譬如遇到重聽的老人家,因應方式應該是趨前,而非放大自己的聲量,讓不知情的旁人以為在吵架。
再講事物,以駕駛來說就是車子本身。
後車廂有沒有塞滿個人物品,導致讓乘客的出院行李或輪椅放不下,就是一個很簡單但很多人不重視的問題。一位司機把自己的後車廂保持零雜物、放上保護墊,甚至是一些固定架(得以安置行李、輪椅)才是展現專業。閒置愈多個人物品,其實表示自己愈不看重自己的駕駛專業。
再談價值。書上說:「思考價值,可說是思考能助人、令人開心、或是替人減低痛苦的方法。」也就是說,駕駛的角色遠遠不是從A地載到B地而已,最理想的狀態是:他把自己定位為乘客可以信任的家人。讓其他家人想到他時的形象是:「幫我們把家中生病的人,從醫院安心的載回家。」如果上述幾句話是某一個車隊的slogan,他們的服務品質也的確如此,你說他們在計程車業界會不會異軍突起?
如果您是餐廳經營者,一樣可以思考您的顧客、您端出的菜色、您提供的價值,究竟跟其他餐廳差別在哪?如果您是補習班業者或診所經營者亦然。
許多人跟風喊著:「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其實,景氣確實會循環,大環境總有不景氣的時候。但當我們經常拆解問題,思考問題的核心,予以因應,我們就是各行各業能含水過冬的倖存者。
方向錯了,方法再正確也到不了終點
劉奕酉,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
「如果我有1小時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去確認問題為何,只以5分鐘尋找解決方案。」愛因斯坦的這一句名言,相信不少人都聽過。
雖然我們不用拯救世界,但在解決生活與工作中的問題時,要有同樣的思維;先把問題搞清楚了,往往解決問題就簡單多了。越急著想解決問題,有時反而製造出更大的問題。
但是,困難之處就在於思考問題不是件簡單的事。解決問題尚有方法或案例可以套用或參考,但是思考問題必須從問題本身出發,往往沒有標準流程可以依循。
所以在商業場景中,我們常藉助一些思考架構來幫助我們思考問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提升思考到產出的速度與品質,讓我們更有餘力去面對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書中提及的提升邏輯、創意與商業思考力的多種思維,大多都是我在企業進行「邏輯思考的技術」培訓時常使用到的工具,作者將這些工具以一頁式內容深入淺出的說明,更顯得其專業與用心。
如果說前作《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是告訴我們如何「把事做對」,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那麼這本《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就是讓我們思考如何「做對的事」,提升解決問題的效能。
在「做對的事」這個前提下,再「把事做對」才有價值。
書中收錄了多達60種思考架構,絕對值得職場工作者收藏一本作為思考的輔助工具書,提升職涯躍升的競爭力。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思考問題的核心
鋼鐵V,個人品牌經營家
到底為什麼要看這麼多思考架構?有用嗎?簡報實驗室創辦人孫治華老師曾分享:「鍛鍊對於未知解決能力和想像力。透過將每個步驟寫出來後,進一步找出搜尋關鍵字。有時候與競爭者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做事情的條理,以及排列先後順序是否正確。」幾句話點出了建立思考架構重要性。
本書主要是幫助大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思考能力等。有了框架之後如何使用才是重點,因此本書在每個思維後又提出了思考方式,讓大家有更多反思跟練習的機會。
有框架的人勝於有模糊的慨念,而有順序的人又更勝於只有框架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未知,那就會卡關很久,但如果有清楚的步驟、建立清楚處理「未知」問題框架,就能針對問「對的問題」且「清晰思考」,將幫助大家大幅增加有質量的資料,成功達到最後的目標。
當然,這樣的書容易被大家當作「工具書」來使用,讀完之後沒有創造,反而得不出其價值所在,所以建議大家開始閱讀這本書前,不妨先列出自己工作、職場所遇到的挑戰,或者設想一個具體的情境,如:會議中、行銷提案發想、簡報自己的新產品給老闆和開發新市場,將事情問題化,才有機會透過架構一一拆解,才更理解本書的使用方法。
舉書中一小篇章為例,很多人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不得其門而入,到底如何訓練這項能力呢?其實真正通往「解決問題」的通道並不是只有糾結眼中看到的問題,而是要思考這問題背後要探討什麼議題,所謂「真正的問題」和「重要的議題」。其中最應該放在心中的基本問題,就是「為什麼」和「怎麼做」。
假設問題:
1.如果透過個人品牌來創造商業模式,則會選擇哪種商品?
2.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嚴重,對於哪些產業產生正、反效應?
3.如果要提高網路上產品的業績?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這些問題就矇了,到底從哪個地方著手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商業方面構想,反覆問問看自己「為什麼」和「怎麼做」,再來把自己所想到的要點都列點在便利貼上面,再來刪除不需要的訊息,重新排列順序,將能有效率的明朗問題,產生具體行動。
解決問題框架:定調問題所在的領域—> 整理議題,並解將之結構化 —> 蒐集所需的資料 —> 提出假設—> 思考策略--> 提出可行方案
最後總結,書中思考架構的應用的3層次:
1:掌握自己的思維型態:倘若無法切確掌握自己想法時,變不知道如何從中改變再進化。
2:擴展自己的思維:利用不同方式解題,可以利用不同架構,改變順序,或者提升效率等。
3:將自己的思維化為理論 :將自己想法轉換成一種理論或者自創架構,將能把這些學習的架構內化,再創造成自己能使用的工具。
不管哪種情況發生,都必須要根據事實採取應對策略。換句話說,最重要的是:對於未知的狀況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學習如何「綜合各項事實與資料,透過架構輔助。找出自己的答案(解法)」,幫助大家學會用系統化且正確的邏輯思維,找出核心問題,讓解決問題的效率事半功倍!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7088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60頁 / 17 x 21.5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解決問題之前,要先學會想對方向
即使有一樣的所見所聞,每個人對事情的想法也不盡相同。當遇到瓶頸時,有人會用出人意表的方法突破困境,有人會用難以想像的獨特點子來改變現狀。各位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種能刺激我們的思考、即使意見與我們相左,最後仍能奇妙地與大家達成共識的人呢?
這些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與理解事物,又是如何進行思考的呢?是否提升思考的品質,就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書《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將介紹前人留下的60種思維,提供在思考時能派上用場的觀點。
本書除了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基本思維之外,更廣泛收錄各種適用於商務場合的思維,幫助各位激發創意、規畫事業、擬定策略、學習或分析。思考是一種無形的行為,乍看之下似乎很深奧,但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只是自己沒有察覺。換言之,每個人的思維都擁有成長的潛力。希望各位能找出專屬自己的方法,活用本書所提供的素材,具體掌握自己的想法,發揮所長。
本書的主要目的雖是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但我同時也抱著純粹想與各位分享的心情,傳達思考的樂趣及耐人尋味之處。往前跨出一步之後,眼前的世界將充滿獲得新知的喜悅;而與各位共享這份喜悅,正是促使我撰寫本書的原動力。本書是為了願意正視問題、不放棄思考的人而寫,若能使各位體會原來思考比想像中還要快樂,並願意比以往更積極思考,提升各位面對「思考」這件事的層次,那將是我最大的喜悅。
序章
如何靈活運用思維
在逐一說明各個具體的思維之前,先介紹一些有利於吸收思維的觀點。在吸收新事物時,若能先擁有明確的目標,應該會比毫無概念地學習要來得有成效,因此建議各位花些時間思考:讀這本書是為了做什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應該抱持怎樣的觀點來讀?
何謂思維
首先,本書將「思維」定義為「為了導出解決問題所需的結論,而加以系統化的思考過程及方法」。本書的目的,是提升讀者對思維的理解,提供使想法更豐富的素材。
UUTT77EEEE5515TYDWS |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ashion/m98y9v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990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苗栗土倫灰橡海島型木地板台中水悅系列環保地板新竹柏林深橡防滑地板
台中進口地板好嗎 桃園白銀灰橡圖書館地板 新竹現代工業風不導電地板龍潭地板翻修 台中草皮防蟲蛀地板 桃園現代工業風花崗岩地板新竹戶外塑木地板推薦 台中加州黑礫木紋花崗岩地板 新竹本色客廳地板桃園地板隆起鬆動空心修繕處理 苗栗凸管圖書館地板 台中普羅旺斯白橡木紋地板台中國產地板一坪多少 桃園韓國卡扣LVT無重金屬地板 台中舊屋翻新餐廳地板
留言列表